海北拼团购房209群(78)
  • 浅浅:这个楼盘到底好不好?
  • 雪花飘飘:好的呢。
  • 零:这个楼盘周边环境设施怎么样?
  • 英雄:我去看过,很齐全。
  • 牛转乾坤:这个楼盘价格波动大么?
  • 日记本:这个楼盘性价比高。
  • 回忆:我建议你们去楼盘看看。
  • 大头:也可以直接咨询置业管家。
  • 吃了么: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去看看啊。
  • 蓝天:上周我已经签合同了。
59人申请入群

年轻人与土地疏离 直面问题须告别“宿命”

发布时间: 2016-05-30 10:09:46

来源:

分类: 本地楼市

216次浏览


[摘要]“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这样一句对当下农村劳动力主体的概括,并非第一次出现。

这是个严肃话题,尽管很多人是因为新闻标题里那句“中国农村现状: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才点开看的。昨日,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经济社会”刊出关于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与经营方式的报道,谈的主要问题包括,当下农业的经营方式、经营主体以及营收现状等。

“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这样一句对当下农村劳动力主体的概括,并非第一次出现,应当说,近三十年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影响,其中的一个显性特点可能就是几代年轻人与农业耕作的关系逐渐疏离。为什么农村的年轻人不愿意种地?这个问题还会引来另一个追问,中国的农村是否真的需要那么多年轻人去种地?以及为什么农村的年轻人就必须愿意种地?

按照《人民日报》的调查,在不少农村,现在承担大部分家庭分散经营土地上耕作劳动的人群,主要是留守的老人与家庭妇女,青壮年外出打工,农户家庭主要收入也不来自农业,而是外出务工收入。当然,还有一部分农村土地以流转的方式集中到规模经营主体手中,但近年来也面临不少经营的困难,扩张乏力,营收并不乐观。

青壮年外出打工,年轻人对农业的排斥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以此为基础简单地批评、分析特定主体的择业意愿,或者以农业产品依赖者的角色表达“没人种地”的焦虑,并不公允。诸多社会职业的身份之中,似乎只有农业、农民成为相对稳定的职业身份,除了少数依靠升学、务工机会转换社会身份之外,农民的角色代代相传。出生决定了一个人一定要做什么,接近于“宿命论”的社会判断之下,可能很难切身理解新一代农村居民的想法,以及他们对生活、职业的期待和憧憬。“皮肤黝黑,手上青筋凸起”,这是媒体报道中对农民的典型描述,恐怕这或多或少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年轻人与土地产生疏离的原因。

责任编辑: zhangyunxiang

团购报名